书堆儿服务号
书堆儿App

新书推荐

作者:董哲
据记载,李世民曾先后三次要求查看起居注,命令史官对玄武门之变“秉笔直书”。这导致我们今天看到对此事件的相关记载,不仅缺少前因后果,更是严重缺失具体细节。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到底如何?一切都显得扑朔迷离、疑点重重。 疑点一:李世民中毒吐血,为何三天后就能发动兵变? 太子李建成在东宫宴请李世民,席间李世民喝下毒酒,随后疼痛难忍、吐血数升。但在中毒吐血三天后,李世民就发动玄武门之变,并射杀李建成。李世民的身体为什么能快速复原?是李建成对剂量计算错误,还是东宫鸩酒一事,本就出于李世民杜撰? ——欲知真相,请翻开第69页 疑点二:李渊为什么在三子相杀之时泛舟海池? 回顾玄武门之变,三子相争的战斗异常激烈,为什么没有侍卫、宦官及时向李渊报告?李渊在得知情况有变后,又为什么继续在海池泛舟嬉戏,仿佛完全置身事外? ——欲知真相,请翻开第201页 疑点三:玄武门之变后,普通武将侯君集为何能被封为五位国公之一?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,有五人因功勋卓著而得到了国公爵位。其中,长孙无忌、房玄龄和杜如晦作为智囊团成员,策划了玄武门之变;尉迟敬德则在玄武门之变中表现神勇,甚至亲手射杀李元吉,挽救李世民性命。那么,史书中记载寥寥的侯君集又是凭什么与这些大功臣相提并论? ——欲知真相,请翻开第192页 翻开本书,无限接近玄武门之变真相!
玄武门密码
作者:骆玉明
《古诗词课》根据骆玉明老师多年来备受欢迎的《古典诗词导读》一课整理而来,在他的讲述中读者和诗词作者之间没有了时空上的距离,站在同一种处境上品味人生,读者在读懂诗词的同时感受自己的生命历程,治愈生活的焦虑。语言或俏皮幽默,或尖锐深刻,丝毫没有“说教感”,只有深切的关怀,让读者产生深深的共鸣。 从《诗经》楚辞讲到唐诗宋词,这21节治愈人心的诗词课,用极具代表性的经典诗词还原古诗词中的人生境遇,深刻展现亘古不变的人性。 翻开本书,在骆老师的带领下轻松走进诗词深处,获得发自内心的感动! 《咏怀·第七十一》:焦虑不是消极,而是对生命的敏感 生命就是一个充满焦虑的走向死亡的过程。这是阮籍诗歌的一种表达,也是叔本华哲学的一个表达。人有时候会凝视着生命的这种焦虑灰暗和无望,不能把它理解为一个纯粹的消极现象,因为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敏感。 ——本书第159页 《春江花月夜》:正因为我到这里,世界才这样美好 江上的月亮在等待谁呢?每一个人都是被这个世界所等待的,世界之所以有意义,是因为你用你的方法去认识了世界,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法赋予世界以意义。当我们看到江上的月亮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这样去想,我正是那个月亮所等待的人。——本书第212页 《锦瑟》:往事如梦,但往事里的痛苦是真实的 虽然人生如梦,但是人生中的痛苦是确切的,是深刻的,是不可遗忘的。你现在不要追究李商隐了,你追究你自己吧。你的那些往事,它们现在缥缈像一个幻影。可是那些往事里面留下的痛苦和悲哀,它不是刻在梦里面的,它是刻在你心里面的。——本书第271页
骆玉明古诗词课
作者:高天流云
绍兴七年,宋高宗赵构将中兴之事委托于岳飞,可短短四年后,又突然将岳飞赐死。岳飞是如何一步步从心腹大将变成心腹大患的? 第一阶段:信任 面对亡国危机,岳飞凭借骄人战绩,逐渐赢得了赵构的信任:收复建康,一跃成为兼管地方的高级将领;克复襄汉,成为宋代最年轻的建节者;镇压杨幺,再晋两镇节度使加少保衔,在军中的威望如日中天。绍兴七年,赵构让岳飞接任淮西军,并诏令众将“听飞号令,如朕亲行”,显示出对岳飞绝对的信任。 第二阶段:猜忌 随着亡国危机的解除,赵构对岳飞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。绍兴七年,赵构突然拒绝将淮西军交给岳飞北伐,使得岳飞一怒之下上书辞职,不等批复就上了庐山,赵构对此大为震怒。次年,岳飞建议皇上立储,更是触犯了武将不得干政的忌讳,使得赵构暗生猜忌。此后,岳飞战绩越显赫,他越受军队拥戴,赵构就越没有安全感。 第三阶段:破裂 绍兴十一年四月,宋金局势渐趋平稳。筹划多时的赵构解除了岳飞等人的兵权;七月,面对秦桧的弹劾,岳飞恳求皇帝保全自己,但赵构置之不理;九月,岳飞被诬告谋反,投入牢狱;十一月,金国将“杀岳飞”作为两国议和的条件。最终,在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深夜,赵构赐死岳飞,并着手销毁关于岳飞的一切印迹...... 翻开本书,看懂皇权的运作逻辑。
岳飞之死
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