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发现,澳门这个近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发祥地,早在十九世纪《蜜蜂华报》出版以前,其实已经有多种印刷出版活动。十六世纪传教士东来以后,首先采用了中式木刻雕板印刷术进行宗教出版,经过超过两个半世纪,到了十九世纪,才把西式印刷术有放的应用在中文印刷上。这说明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,曾经出现一段“东学西用”的历史。第二,澳门的近代出版史,应该以1807年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(Robert Morrison)来华以后在澳门从事的中、英语出版活动为起点。马礼逊在华的出版工作,涵盖了中、英语的图书、字典、工具书和报刊,还曾经摘译京报在英国出版。第三,本书确认了马礼逊创办的《传教者与中国杂报》与《依泾杂说》和《澳门杂文篇》实为同一份刊物,是中国首个中英文合刊的报刊,又发现了马礼逊曾经在1833年创办中文期刊《杂闻篇》。根据作者的发现,《杂闻篇》为澳门史上首份中文报刊,也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化中文期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