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的命运永远系乎国运,而国运深深关联到时势。在因应外部世界的冲击的过程中,思想知识界相继出现过“师夷之长技以制夷”、“西学中源”、“中体西用”“全盘西化”等等方略,保守的心态夹杂着开放的意愿,为证明自我的“寻求富强”的努力伴随着自我迷失的深沉困惑,“向西方寻找真理”的热诚交织着抵御外侮的志气,从物质到精神,从制度到心理,近代中国的更生之变,是异常复杂的。“古今中外”之间的紧张与汇合,是中国近代学术的最为鲜明的特色。本书围绕康有为、章太炎、胡适与钱穆的思考,就中国近代的经史之学做了极为精致的梳理,极具学术价值。